已帮助35051位患者
郭勇医生网上挂号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肿瘤科郭勇排队挂号掌握全新挂号技巧

Time:2024/9/29 10:14:26关注:29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肿瘤科郭勇排队挂号掌握全新挂号技巧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郭勇医生挂号:18768138470

15893674287150389.jpg


姓  名:郭勇 


科  室:肿瘤科 
职  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浙江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  历:医学硕士 
主攻学科:肿瘤

    郭勇,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工作23年,善长于常见肿瘤(尤其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及卵巢癌等)的综合治疗方案制定,重点从事中药与化疗、生物治疗结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中药抗肿瘤多药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时机、规律方面有开拓性成就。

    198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94年浙江医科大学获肿瘤专业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省首批杏林希望之星。2000年被医院评为院中青年学科带头培养对象。2005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首批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对象。主持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研究并获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副主编专著多部。已带博士生2人,硕士生10人。

    现为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全国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药理学会肿瘤化疗和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养生新闻:

    开放手术:切口达30cm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恢复或需半年

    在不少人眼中,肺癌手术一般会和大切口、大创伤和高风险划等号,也让不少肺癌患者对手术存有较大的恐惧。

    刘君教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大切口手术是肺癌手术的传统术式,也是胸外科中较为凶险的术式,“传统的肺癌手术是大切口开胸手术,切口往往长达25-30cm,需要切断患者两条肋骨,患者的创伤很大,术中术后也要面临不小的风险。”

 传统的大切口术式弊端比较明显,主要分为近期弊端和远期弊端两种。

    近期弊端:手术的大切口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疼痛,而这又可能会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若患者因为疼痛在术后不愿意咳嗽,可能会带来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肺癌手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心脏功能的衰竭,进而引起多器官衰竭,严重时或可致命。

    远期弊端:大切口手术会对患者膈肌、肌肉带来明显的损伤,患者术后不仅会有慢性的疼痛,同时也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失。一般来说,患者术后要3-6个月才能逐渐恢复。

    微创手术:切口仅为3厘米95%患者无需输血

    在临床上,外科手术是治疗肺部肿瘤十分有效的方式,特别是针对没有远处转移的早中期肺癌,外科手术可以说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极大限度的切除病灶,甚至达到根治的目的。显然,传统术式的大创伤和高风险制约了手术的疗效。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90年代以后,采用腔镜技术的微创术式逐渐应用到了肺癌手术治疗领域上。发展至今,除非患者的肺部肿瘤特别巨大或位置特殊,否则大多都可通过微创的术式进行切除。

    刘君教授表示,微创手术得益于腔镜显示系统和外科手术器械的进步,与传统术式相比,它的优势首先是创伤和出血量的减少,“肺癌的微创手术是在胸腔镜辅助下的小切口术式,只需要一个到数个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切口长度一般为3厘米,创伤显然大大减少。同时,微创手术也降低了患者的输血率,95%以上患者无需输血,手术大多可在两小时内完成,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从两周缩短到了一周内。”

    微创技术的应用,对手术治疗肺癌的改善不仅仅是在创伤减少,而更在于疗效的提升。

    “有患者担心微创手术切口小,医生会不会看不清楚、切不干净。实际上,运用腔镜技术进行肺癌手术时,它的根治性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得到提升。”刘君教授解释说,“腔镜显示系统有放大的作用,更加有利于医生在手术中进行淋巴结的清扫,对经验丰富的医生而言,微创手术基本不会出现切不干净的情况。欧洲有研究分析表明,利用微创手术后,患者五年生存率提升了6%,生存质量也会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超微创手术:无需插管手术当天或可出院

    从大切口到微创切口,显然是明显降低了肺癌手术的难度和创伤度,但对很多患者而言,肺癌手术依旧是一场“硬仗”。进行肺癌手术,即便采取微创的方式,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术后还要留置胸管、尿管等,还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24小时后才能慢慢开始进食、活动。另一方面,各种留置的管道也会带来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患者的不适和拖慢其恢复的进度。

    能否将微创的理念进一步延伸,进一步减少创伤和并发症的出现,成为了医疗界学者的研究重点。随后,无需插管的“超微创”术式应运而生。

    ,超微创手术实际上跟目前推广的快速康复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由于麻醉方式的改变,患者无需插管,恢复时间进一步缩短,甚至可做日间手术,即当天手术当天出院,“超微创手术采用的是非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就像做无痛胃镜一样,也无需胸腔引流管和导尿管,患者可在术后半小时后清醒、四小时后喝水和下地行走,部分患者甚至术后六小时即可出院。”

    在并发症方面,由于超微创手术不插管,不对患者声带带来压迫,患者术后不会有咳嗽等的并发症,也大大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若采用超微创的肺癌手术,患者一般术后六小时即可进食流质食物,次日可食用半流质食物。早期肺癌的患者可实现24小时内出入院,出院后患者可进行肺康复训练,若无异常情况,两周后即可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当然,超微创手术也有一定的适应症。刘君教授指出,肺癌患者是否能进行超微创手术,需要结合其心肺功能、肿瘤大小和体重指数等条件决定,一般比较适合早期且不存在明显肥胖情况的患者进行,高龄则非绝对的禁忌症。

    总体而言,精准化、提升疗效、减少损伤和并发症一直肺癌手术发展和进步的方向,也是多代胸外科医生和医疗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手术早已不是很多人想象中那样可怕,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从微创以及超微


  1.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