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关注:8
浙江中医院名医馆肿瘤科郭勇现场陪诊代排队挂号在线沟通让健康无忧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郭勇医生挂号:18768138470姓 名:郭勇 科 室:肿瘤科 职 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浙江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 历:医学硕士 主攻学科:肿瘤 郭勇,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工作23年,善长于常见肿瘤(尤其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及卵巢癌等)的综合治疗方案制定,重点从事中药与化疗、生物治疗结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中药抗肿瘤多药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时机、规律方面有开拓性成就。 198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94年浙江医科大学获肿瘤专业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省首批杏林希望之星。2000年被医院评为院中青年学科带头培养对象。2005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首批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对象。主持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研究并获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副主编专著多部。已带博士生2人,硕士生10人。 现为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全国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药理学会肿瘤化疗和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养生新闻: 小儿哮喘是儿科一种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性肺系疾病。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口唇青紫为特征。 本病包括西医学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 治疗 1治疗原则 哮喘应坚持长期、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按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施治。本病应重视缓解期的治疗,以图长期缓解。发作期当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分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如寒邪应温、热邪应清、痰浊宜涤、表邪宜散、气逆宜降等。属于虚实兼见、寒热并存者,治疗时又应兼顾。缓解期当扶正以治其本,调其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在缓解期以补肺固表、补脾益肾为主,调整脏腑功能,去除生痰之因。哮喘属于顽疾,宜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如三伏天敷贴疗法的冬病夏治,哮喘重度、危重度发作可配合西药治疗。 2分证论治 2.1发作期 2.1.1风寒束肺证(推荐级别:D) 治法:温肺散寒,涤痰定喘。 主方:小青龙汤(《伤寒论》)合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加减。 常用药:麻黄(炙)、桂枝、细辛、干姜、法半夏、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等。 药物加减:咳嗽甚者,加紫菀、款冬花、旋覆花;哮吼甚者,加射干、僵蚕、地龙;喘促甚者,加赭石。若表寒不甚、寒饮阻肺者,可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2.1.2痰热阻肺证(推荐级别:D) 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主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合苏葶丸(《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麻黄(炙)、苦杏仁、前胡、石膏、黄芩、葶苈子、紫苏子、虎杖、桑白皮、射干、瓜蒌皮、枳壳等。 药物加减:喘急者,加地龙、僵蚕;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咳甚者,加百部(炙)、款冬花(炙);热重者,加栀子、鱼腥草;咽喉红肿着,加山豆根、板蓝根;便秘者,加瓜蒌子、枳实、大黄;若表证不著,喘息咳嗽,痰鸣,痰色微黄,可选用定喘汤加减。 2.1.3外寒内热证(推荐级别:D) 治法:解表清里,止咳定喘。 主方:大青龙汤(《伤寒论》)加减。 常用药:麻黄(炙)、桂枝、白芍、细辛、五味子、法半夏、石膏、黄芩、葶苈子、紫苏子、野菊花、炙甘草等。 药物加减:热重者,加栀子、鱼腥草、虎杖;咳嗽重者,加桑白皮、前胡、紫菀;喘促甚者,加射干、桑白皮;痰热重者,加地龙、黛蛤散、竹沥。 2.1.4肺实肾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泻肺平喘,补肾纳气。 主方:偏于肺实者,用苏子降气汤(《丹溪心法》)加减。偏于肾虚者,用都气丸(《症因脉治》)合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加减。 常用药:偏于肺实者:紫苏子、苦杏仁、前胡、法半夏、陈皮、肉桂、丹参、紫菀、款冬花、麻黄(炙)、熟地黄、五味子等。偏于肾虚者:山茱萸、熟地黄、补骨脂、山药、茯苓、款冬花、紫菀、法半夏、细辛、核桃仁、五味子、麻黄(炙)、射干等。肺实肾虚并重时二方合用。 药物加减:动则气短难续者,加紫石英、诃子;畏寒肢冷者,加附子、淫羊藿;畏寒腹满者,加椒目、厚朴;痰多色白,屡吐不绝者,加白果、芡实;发热咯痰黄稠者,加黄芩、冬瓜子、金荞麦。 2.2缓解期 2.2.1肺脾气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补肺固表,健脾益气。 主方: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合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加减。 常用药:炙黄芪、白术、防风、党参、五味子、茯苓、法半夏、橘红、炙甘草等。 药物加减:汗出甚者,加龙骨(煅)、牡蛎(煅);喷嚏频作者,加辛夷、蝉蜕;痰多者,加僵蚕、远志;腹胀者,加枳壳、槟榔、莱菔子;纳谷不香者,加焦六神曲、谷芽(炒)、焦山楂;便溏者,加山药、白扁豆(炒)。 2.2.2脾肾阳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温补脾肾,固摄纳气。 主方: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常用药:附子、肉桂、山茱萸、熟地黄、淫羊藿、山药、茯苓、白术、核桃仁、五味子等。 药物加减:虚喘明显者,加蛤蚧、冬虫夏草;咳甚者,加款冬花、紫菀;夜尿多加益智仁、菟丝子、补骨脂。 2.2.3肺肾阴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养阴清热,敛肺补肾。 主方:麦味地黄丸(《寿世保元》)加减。 常用药:麦冬、北沙参、百合、五味子、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山药、紫河车、牡丹皮等。 药物加减:盗汗甚者,加知母、黄柏;呛咳不爽者,加百部、款冬花;潮热者,加鳖甲、地骨皮。 3中成药 小青龙冲剂:每袋9g。成人剂量:每次1袋,每日3次。建议用法用量:每服剂量:<3岁3g,每日3次;3~6岁6g、>6岁9g,每日2~3次。用于风寒束肺证。(推荐级别:C) 哮喘宁颗粒:每袋10g。每服剂量:5周岁以下儿童每次5g、5~10周岁10g,11~14周岁20g,每日2次。用于痰热阻肺证。(推荐级别:C) 玉屏风颗粒:每袋5g。每服剂量:1~3岁2.5g,每日2次,4~6岁5g,每日2次,>6岁5g,每日3次。用于肺脾气虚证。(推荐级别:D) 4敷贴疗法 白芥子21g、延胡索21g、甘遂12g、细辛12g,共研细末,分成3份,每隔10日使用1份。用时取药末1份,加生姜汁调和,取直径约1.5cm大小,分别贴在肺俞、心俞、膈俞、膻中穴,贴2~4h揭去。若贴后皮肤发红,局部出现疱疹,可提前揭去。贴药时间为每年夏季的初伏、中伏、末伏3次,连用3年。用于缓解期肺、脾、肾气虚、阳虚,痰饮内伏证培本治疗。(推荐级别:C)
浙江中医院名医馆肿瘤科郭勇现场陪诊代排队挂号在线沟通让健康无忧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郭勇医生挂号:18768138470
姓 名:郭勇
科 室:肿瘤科 职 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浙江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 历:医学硕士 主攻学科:肿瘤
郭勇,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工作23年,善长于常见肿瘤(尤其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及卵巢癌等)的综合治疗方案制定,重点从事中药与化疗、生物治疗结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中药抗肿瘤多药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时机、规律方面有开拓性成就。
198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94年浙江医科大学获肿瘤专业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省首批杏林希望之星。2000年被医院评为院中青年学科带头培养对象。2005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首批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对象。主持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研究并获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副主编专著多部。已带博士生2人,硕士生10人。
现为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全国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药理学会肿瘤化疗和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养生新闻:
小儿哮喘是儿科一种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性肺系疾病。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口唇青紫为特征。
本病包括西医学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
治疗
1治疗原则
哮喘应坚持长期、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按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施治。本病应重视缓解期的治疗,以图长期缓解。发作期当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分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如寒邪应温、热邪应清、痰浊宜涤、表邪宜散、气逆宜降等。属于虚实兼见、寒热并存者,治疗时又应兼顾。缓解期当扶正以治其本,调其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在缓解期以补肺固表、补脾益肾为主,调整脏腑功能,去除生痰之因。哮喘属于顽疾,宜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如三伏天敷贴疗法的冬病夏治,哮喘重度、危重度发作可配合西药治疗。
2分证论治
2.1发作期
2.1.1风寒束肺证(推荐级别:D)
治法:温肺散寒,涤痰定喘。
主方:小青龙汤(《伤寒论》)合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加减。
常用药:麻黄(炙)、桂枝、细辛、干姜、法半夏、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等。
药物加减:咳嗽甚者,加紫菀、款冬花、旋覆花;哮吼甚者,加射干、僵蚕、地龙;喘促甚者,加赭石。若表寒不甚、寒饮阻肺者,可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2.1.2痰热阻肺证(推荐级别:D)
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主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合苏葶丸(《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麻黄(炙)、苦杏仁、前胡、石膏、黄芩、葶苈子、紫苏子、虎杖、桑白皮、射干、瓜蒌皮、枳壳等。
药物加减:喘急者,加地龙、僵蚕;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咳甚者,加百部(炙)、款冬花(炙);热重者,加栀子、鱼腥草;咽喉红肿着,加山豆根、板蓝根;便秘者,加瓜蒌子、枳实、大黄;若表证不著,喘息咳嗽,痰鸣,痰色微黄,可选用定喘汤加减。
2.1.3外寒内热证(推荐级别:D)
治法:解表清里,止咳定喘。
主方:大青龙汤(《伤寒论》)加减。
常用药:麻黄(炙)、桂枝、白芍、细辛、五味子、法半夏、石膏、黄芩、葶苈子、紫苏子、野菊花、炙甘草等。
药物加减:热重者,加栀子、鱼腥草、虎杖;咳嗽重者,加桑白皮、前胡、紫菀;喘促甚者,加射干、桑白皮;痰热重者,加地龙、黛蛤散、竹沥。
2.1.4肺实肾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泻肺平喘,补肾纳气。
主方:偏于肺实者,用苏子降气汤(《丹溪心法》)加减。偏于肾虚者,用都气丸(《症因脉治》)合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加减。
常用药:偏于肺实者:紫苏子、苦杏仁、前胡、法半夏、陈皮、肉桂、丹参、紫菀、款冬花、麻黄(炙)、熟地黄、五味子等。偏于肾虚者:山茱萸、熟地黄、补骨脂、山药、茯苓、款冬花、紫菀、法半夏、细辛、核桃仁、五味子、麻黄(炙)、射干等。肺实肾虚并重时二方合用。
药物加减:动则气短难续者,加紫石英、诃子;畏寒肢冷者,加附子、淫羊藿;畏寒腹满者,加椒目、厚朴;痰多色白,屡吐不绝者,加白果、芡实;发热咯痰黄稠者,加黄芩、冬瓜子、金荞麦。
2.2缓解期
2.2.1肺脾气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补肺固表,健脾益气。
主方: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合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加减。
常用药:炙黄芪、白术、防风、党参、五味子、茯苓、法半夏、橘红、炙甘草等。
药物加减:汗出甚者,加龙骨(煅)、牡蛎(煅);喷嚏频作者,加辛夷、蝉蜕;痰多者,加僵蚕、远志;腹胀者,加枳壳、槟榔、莱菔子;纳谷不香者,加焦六神曲、谷芽(炒)、焦山楂;便溏者,加山药、白扁豆(炒)。
2.2.2脾肾阳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温补脾肾,固摄纳气。
主方: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常用药:附子、肉桂、山茱萸、熟地黄、淫羊藿、山药、茯苓、白术、核桃仁、五味子等。
药物加减:虚喘明显者,加蛤蚧、冬虫夏草;咳甚者,加款冬花、紫菀;夜尿多加益智仁、菟丝子、补骨脂。
2.2.3肺肾阴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养阴清热,敛肺补肾。
主方:麦味地黄丸(《寿世保元》)加减。
常用药:麦冬、北沙参、百合、五味子、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山药、紫河车、牡丹皮等。
药物加减:盗汗甚者,加知母、黄柏;呛咳不爽者,加百部、款冬花;潮热者,加鳖甲、地骨皮。
3中成药
小青龙冲剂:每袋9g。成人剂量:每次1袋,每日3次。建议用法用量:每服剂量:<3岁3g,每日3次;3~6岁6g、>6岁9g,每日2~3次。用于风寒束肺证。(推荐级别:C)
哮喘宁颗粒:每袋10g。每服剂量:5周岁以下儿童每次5g、5~10周岁10g,11~14周岁20g,每日2次。用于痰热阻肺证。(推荐级别:C)
玉屏风颗粒:每袋5g。每服剂量:1~3岁2.5g,每日2次,4~6岁5g,每日2次,>6岁5g,每日3次。用于肺脾气虚证。(推荐级别:D)
4敷贴疗法
白芥子21g、延胡索21g、甘遂12g、细辛12g,共研细末,分成3份,每隔10日使用1份。用时取药末1份,加生姜汁调和,取直径约1.5cm大小,分别贴在肺俞、心俞、膈俞、膻中穴,贴2~4h揭去。若贴后皮肤发红,局部出现疱疹,可提前揭去。贴药时间为每年夏季的初伏、中伏、末伏3次,连用3年。用于缓解期肺、脾、肾气虚、阳虚,痰饮内伏证培本治疗。(推荐级别:C)
浙江中医院名医馆肿瘤科郭勇现场陪诊代排队挂号在线沟通让健康无忧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郭勇医生挂号:18768138470
姓 名:郭勇
科 室:肿瘤科
职 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浙江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 历:医学硕士
主攻学科:肿瘤
郭勇,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工作23年,善长于常见肿瘤(尤其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及卵巢癌等)的综合治疗方案制定,重点从事中药与化疗、生物治疗结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中药抗肿瘤多药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时机、规律方面有开拓性成就。
198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94年浙江医科大学获肿瘤专业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省首批杏林希望之星。2000年被医院评为院中青年学科带头培养对象。2005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首批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对象。主持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研究并获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副主编专著多部。已带博士生2人,硕士生10人。
现为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全国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药理学会肿瘤化疗和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养生新闻:
小儿哮喘是儿科一种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性肺系疾病。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口唇青紫为特征。
本病包括西医学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
治疗
1治疗原则
哮喘应坚持长期、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按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施治。本病应重视缓解期的治疗,以图长期缓解。发作期当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分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如寒邪应温、热邪应清、痰浊宜涤、表邪宜散、气逆宜降等。属于虚实兼见、寒热并存者,治疗时又应兼顾。缓解期当扶正以治其本,调其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在缓解期以补肺固表、补脾益肾为主,调整脏腑功能,去除生痰之因。哮喘属于顽疾,宜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如三伏天敷贴疗法的冬病夏治,哮喘重度、危重度发作可配合西药治疗。
2分证论治
2.1发作期
2.1.1风寒束肺证(推荐级别:D)
治法:温肺散寒,涤痰定喘。
主方:小青龙汤(《伤寒论》)合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加减。
常用药:麻黄(炙)、桂枝、细辛、干姜、法半夏、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等。
药物加减:咳嗽甚者,加紫菀、款冬花、旋覆花;哮吼甚者,加射干、僵蚕、地龙;喘促甚者,加赭石。若表寒不甚、寒饮阻肺者,可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2.1.2痰热阻肺证(推荐级别:D)
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主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合苏葶丸(《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麻黄(炙)、苦杏仁、前胡、石膏、黄芩、葶苈子、紫苏子、虎杖、桑白皮、射干、瓜蒌皮、枳壳等。
药物加减:喘急者,加地龙、僵蚕;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咳甚者,加百部(炙)、款冬花(炙);热重者,加栀子、鱼腥草;咽喉红肿着,加山豆根、板蓝根;便秘者,加瓜蒌子、枳实、大黄;若表证不著,喘息咳嗽,痰鸣,痰色微黄,可选用定喘汤加减。
2.1.3外寒内热证(推荐级别:D)
治法:解表清里,止咳定喘。
主方:大青龙汤(《伤寒论》)加减。
常用药:麻黄(炙)、桂枝、白芍、细辛、五味子、法半夏、石膏、黄芩、葶苈子、紫苏子、野菊花、炙甘草等。
药物加减:热重者,加栀子、鱼腥草、虎杖;咳嗽重者,加桑白皮、前胡、紫菀;喘促甚者,加射干、桑白皮;痰热重者,加地龙、黛蛤散、竹沥。
2.1.4肺实肾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泻肺平喘,补肾纳气。
主方:偏于肺实者,用苏子降气汤(《丹溪心法》)加减。偏于肾虚者,用都气丸(《症因脉治》)合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加减。
常用药:偏于肺实者:紫苏子、苦杏仁、前胡、法半夏、陈皮、肉桂、丹参、紫菀、款冬花、麻黄(炙)、熟地黄、五味子等。偏于肾虚者:山茱萸、熟地黄、补骨脂、山药、茯苓、款冬花、紫菀、法半夏、细辛、核桃仁、五味子、麻黄(炙)、射干等。肺实肾虚并重时二方合用。
药物加减:动则气短难续者,加紫石英、诃子;畏寒肢冷者,加附子、淫羊藿;畏寒腹满者,加椒目、厚朴;痰多色白,屡吐不绝者,加白果、芡实;发热咯痰黄稠者,加黄芩、冬瓜子、金荞麦。
2.2缓解期
2.2.1肺脾气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补肺固表,健脾益气。
主方: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合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加减。
常用药:炙黄芪、白术、防风、党参、五味子、茯苓、法半夏、橘红、炙甘草等。
药物加减:汗出甚者,加龙骨(煅)、牡蛎(煅);喷嚏频作者,加辛夷、蝉蜕;痰多者,加僵蚕、远志;腹胀者,加枳壳、槟榔、莱菔子;纳谷不香者,加焦六神曲、谷芽(炒)、焦山楂;便溏者,加山药、白扁豆(炒)。
2.2.2脾肾阳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温补脾肾,固摄纳气。
主方: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常用药:附子、肉桂、山茱萸、熟地黄、淫羊藿、山药、茯苓、白术、核桃仁、五味子等。
药物加减:虚喘明显者,加蛤蚧、冬虫夏草;咳甚者,加款冬花、紫菀;夜尿多加益智仁、菟丝子、补骨脂。
2.2.3肺肾阴虚证(推荐级别:D)
治法:养阴清热,敛肺补肾。
主方:麦味地黄丸(《寿世保元》)加减。
常用药:麦冬、北沙参、百合、五味子、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山药、紫河车、牡丹皮等。
药物加减:盗汗甚者,加知母、黄柏;呛咳不爽者,加百部、款冬花;潮热者,加鳖甲、地骨皮。
3中成药
小青龙冲剂:每袋9g。成人剂量:每次1袋,每日3次。建议用法用量:每服剂量:<3岁3g,每日3次;3~6岁6g、>6岁9g,每日2~3次。用于风寒束肺证。(推荐级别:C)
哮喘宁颗粒:每袋10g。每服剂量:5周岁以下儿童每次5g、5~10周岁10g,11~14周岁20g,每日2次。用于痰热阻肺证。(推荐级别:C)
玉屏风颗粒:每袋5g。每服剂量:1~3岁2.5g,每日2次,4~6岁5g,每日2次,>6岁5g,每日3次。用于肺脾气虚证。(推荐级别:D)
4敷贴疗法
白芥子21g、延胡索21g、甘遂12g、细辛12g,共研细末,分成3份,每隔10日使用1份。用时取药末1份,加生姜汁调和,取直径约1.5cm大小,分别贴在肺俞、心俞、膈俞、膻中穴,贴2~4h揭去。若贴后皮肤发红,局部出现疱疹,可提前揭去。贴药时间为每年夏季的初伏、中伏、末伏3次,连用3年。用于缓解期肺、脾、肾气虚、阳虚,痰饮内伏证培本治疗。(推荐级别: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