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22/5/16 16:48:42关注:154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郭勇网上预约挂号专业平台预约电话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郭勇医生挂号:18768138470姓 名:郭勇 科 室:肿瘤科 职 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浙江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 历:医学硕士 主攻学科:肿瘤 郭勇,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工作23年,善长于常见肿瘤(尤其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及卵巢癌等)的综合治疗方案制定,重点从事中药与化疗、生物治疗结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中药抗肿瘤多药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时机、规律方面有开拓性成就。 198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94年浙江医科大学获肿瘤专业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省首批杏林希望之星。2000年被医院评为院中青年学科带头培养对象。2005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首批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对象。主持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研究并获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副主编专著多部。已带博士生2人,硕士生10人。 现为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全国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药理学会肿瘤化疗和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简介: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保健局干部医疗保健专家,浙江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肿瘤证候学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兼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兼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分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兼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理事兼肿瘤学分会常务副会长, 《中华中医药杂志》、《临床肿瘤杂志》、《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杂志》、《肿瘤学杂志》编委,《中国肿瘤》、《中国中西医杂志(英文版)》特约审稿人等。研究方向: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5年,践行做“老百姓满意、学术界认可、有好口碑的医生”。对恶性肿瘤的中西医配合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首创“中医肿瘤四阶段学说”,尤擅长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胃癌等综合治疗。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浙江省卫技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执行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委员,世界肺癌学会(IASLC)会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浙江省名中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浙江省卫技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执行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委员,世界肺癌学会(IASLC)会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1年。对恶性肿瘤的内科综合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尤擅长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的治疗。2010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中医肿瘤“四阶段学说”,针对目前中医肿瘤治疗的现状,开展大肠的中医证候研究,该病是我国及我省主要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现代医学(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靶向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仍不满意,中医药广泛地参与大肠癌的综合治疗。目前手段及方法较为混乱,缺少规范,疗效差别较大。关键问题是对该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规律缺乏科学数据,引发的问题是治则、用药混乱,结果难以重复。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式结合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研究、分析了470例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期、随访观察期大肠癌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主要证候及演变规律,获得了不同阶段的证候数据,分析发现证候与病人的体质、疾病、治疗及生活习惯相关。为中医治疗原则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在证候及证候元素研究基础上,运用MALDI-TOF-T0F-MS技术对大肠癌血瘀证、脾虚证、湿热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进行探索研究。并在积极的对现代医学治疗基础下的大肠癌患者进行中医药干预研究,以期获得DFS(无病生存期)、PFS(无进展生存期)、QOF(生活质量)、OS(总生存)的优势。研究的相关成果,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7篇,SCI收录1篇,已培养博士4名,硕士8名。项目的深化研究2010年已获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及2013年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 该研究是在科学原则框架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疾病不同阶段中医证候特征,使中医治则的确定有了科学依据,进而可以进行中医药干预。这种建立在研究证候为基础的中医治则确定,并以提高疗效为目标的方法,属于国内首次,成果已在我省数家医疗科研机构推广开展。 该研究模式适于在不同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掌握恶性肿瘤不同阶段证候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中医治疗原则,并以治疗结果为目标的方法,规范了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避免治疗的主观性及经验主义,符合科学方法学,必将有助于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好转率、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本人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自然基金、省科技厅、省中管局课题9项。第一完成者身份获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三等一次,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次,二等奖三次,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主编《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及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3部,参编、副主编专著8部。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52人。 众所周知,常规的化疗和放疗都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化疗更是有巨大副作用,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耐药性,而中药不仅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系统的抑制,还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对化疗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作用。 改善内环境 内环境紊乱是形成肿瘤的根本原因,恶性肿瘤在人体内滋生蔓延,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内环境的紊乱。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转移微环境的生成和激素水平失调是肿瘤造成的内环境紊乱的主要表现。中药能抑制抑制肿瘤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影响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结合。此外,中药还可从抗炎镇痛、抗感染、调整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等多个方面对癌症晚期患者起到综合调理的作用。 所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癌症的治疗都不存在绝对性,在治疗癌症时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项的,如果患有癌症患者,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医嘱来治疗,不要盲目的去用药,以免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郭勇网上预约挂号专业平台预约电话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郭勇医生挂号:18768138470
姓 名:郭勇
科 室:肿瘤科 职 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浙江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 历:医学硕士 主攻学科:肿瘤
郭勇,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工作23年,善长于常见肿瘤(尤其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及卵巢癌等)的综合治疗方案制定,重点从事中药与化疗、生物治疗结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中药抗肿瘤多药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时机、规律方面有开拓性成就。
198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94年浙江医科大学获肿瘤专业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省首批杏林希望之星。2000年被医院评为院中青年学科带头培养对象。2005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首批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对象。主持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研究并获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副主编专著多部。已带博士生2人,硕士生10人。
现为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全国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药理学会肿瘤化疗和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简介: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保健局干部医疗保健专家,浙江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肿瘤证候学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兼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兼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分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兼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理事兼肿瘤学分会常务副会长, 《中华中医药杂志》、《临床肿瘤杂志》、《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杂志》、《肿瘤学杂志》编委,《中国肿瘤》、《中国中西医杂志(英文版)》特约审稿人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浙江省卫技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执行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委员,世界肺癌学会(IASLC)会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浙江省名中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浙江省卫技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执行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委员,世界肺癌学会(IASLC)会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1年。对恶性肿瘤的内科综合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尤擅长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的治疗。2010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中医肿瘤“四阶段学说”,针对目前中医肿瘤治疗的现状,开展大肠的中医证候研究,该病是我国及我省主要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现代医学(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靶向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仍不满意,中医药广泛地参与大肠癌的综合治疗。目前手段及方法较为混乱,缺少规范,疗效差别较大。关键问题是对该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规律缺乏科学数据,引发的问题是治则、用药混乱,结果难以重复。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式结合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研究、分析了470例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期、随访观察期大肠癌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主要证候及演变规律,获得了不同阶段的证候数据,分析发现证候与病人的体质、疾病、治疗及生活习惯相关。为中医治疗原则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在证候及证候元素研究基础上,运用MALDI-TOF-T0F-MS技术对大肠癌血瘀证、脾虚证、湿热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进行探索研究。并在积极的对现代医学治疗基础下的大肠癌患者进行中医药干预研究,以期获得DFS(无病生存期)、PFS(无进展生存期)、QOF(生活质量)、OS(总生存)的优势。研究的相关成果,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7篇,SCI收录1篇,已培养博士4名,硕士8名。项目的深化研究2010年已获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及2013年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
该研究是在科学原则框架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疾病不同阶段中医证候特征,使中医治则的确定有了科学依据,进而可以进行中医药干预。这种建立在研究证候为基础的中医治则确定,并以提高疗效为目标的方法,属于国内首次,成果已在我省数家医疗科研机构推广开展。
该研究模式适于在不同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掌握恶性肿瘤不同阶段证候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中医治疗原则,并以治疗结果为目标的方法,规范了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避免治疗的主观性及经验主义,符合科学方法学,必将有助于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好转率、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本人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自然基金、省科技厅、省中管局课题9项。第一完成者身份获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三等一次,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次,二等奖三次,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主编《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及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3部,参编、副主编专著8部。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52人。
众所周知,常规的化疗和放疗都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化疗更是有巨大副作用,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耐药性,而中药不仅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系统的抑制,还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对化疗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作用。
改善内环境
内环境紊乱是形成肿瘤的根本原因,恶性肿瘤在人体内滋生蔓延,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内环境的紊乱。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转移微环境的生成和激素水平失调是肿瘤造成的内环境紊乱的主要表现。中药能抑制抑制肿瘤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影响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结合。此外,中药还可从抗炎镇痛、抗感染、调整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等多个方面对癌症晚期患者起到综合调理的作用。
所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癌症的治疗都不存在绝对性,在治疗癌症时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项的,如果患有癌症患者,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医嘱来治疗,不要盲目的去用药,以免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郭勇网上预约挂号专业平台预约电话
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郭勇医生挂号:18768138470
姓 名:郭勇
科 室:肿瘤科
职 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浙江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 历:医学硕士
主攻学科:肿瘤
郭勇,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工作23年,善长于常见肿瘤(尤其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及卵巢癌等)的综合治疗方案制定,重点从事中药与化疗、生物治疗结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中药抗肿瘤多药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时机、规律方面有开拓性成就。
198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94年浙江医科大学获肿瘤专业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省首批杏林希望之星。2000年被医院评为院中青年学科带头培养对象。2005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首批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对象。主持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研究并获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副主编专著多部。已带博士生2人,硕士生10人。
现为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全国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药理学会肿瘤化疗和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简介: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保健局干部医疗保健专家,浙江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肿瘤证候学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兼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兼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分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兼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理事兼肿瘤学分会常务副会长, 《中华中医药杂志》、《临床肿瘤杂志》、《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杂志》、《肿瘤学杂志》编委,《中国肿瘤》、《中国中西医杂志(英文版)》特约审稿人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浙江省卫技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执行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委员,世界肺癌学会(IASLC)会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浙江省名中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浙江省卫技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执行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委员,世界肺癌学会(IASLC)会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1年。对恶性肿瘤的内科综合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尤擅长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的治疗。2010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中医肿瘤“四阶段学说”,针对目前中医肿瘤治疗的现状,开展大肠的中医证候研究,该病是我国及我省主要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现代医学(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靶向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仍不满意,中医药广泛地参与大肠癌的综合治疗。目前手段及方法较为混乱,缺少规范,疗效差别较大。关键问题是对该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规律缺乏科学数据,引发的问题是治则、用药混乱,结果难以重复。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式结合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研究、分析了470例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期、随访观察期大肠癌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主要证候及演变规律,获得了不同阶段的证候数据,分析发现证候与病人的体质、疾病、治疗及生活习惯相关。为中医治疗原则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在证候及证候元素研究基础上,运用MALDI-TOF-T0F-MS技术对大肠癌血瘀证、脾虚证、湿热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进行探索研究。并在积极的对现代医学治疗基础下的大肠癌患者进行中医药干预研究,以期获得DFS(无病生存期)、PFS(无进展生存期)、QOF(生活质量)、OS(总生存)的优势。研究的相关成果,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7篇,SCI收录1篇,已培养博士4名,硕士8名。项目的深化研究2010年已获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及2013年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
该研究是在科学原则框架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疾病不同阶段中医证候特征,使中医治则的确定有了科学依据,进而可以进行中医药干预。这种建立在研究证候为基础的中医治则确定,并以提高疗效为目标的方法,属于国内首次,成果已在我省数家医疗科研机构推广开展。
该研究模式适于在不同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掌握恶性肿瘤不同阶段证候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中医治疗原则,并以治疗结果为目标的方法,规范了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避免治疗的主观性及经验主义,符合科学方法学,必将有助于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好转率、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本人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自然基金、省科技厅、省中管局课题9项。第一完成者身份获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三等一次,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次,二等奖三次,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主编《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及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3部,参编、副主编专著8部。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52人。
众所周知,常规的化疗和放疗都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化疗更是有巨大副作用,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耐药性,而中药不仅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系统的抑制,还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对化疗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作用。
改善内环境
内环境紊乱是形成肿瘤的根本原因,恶性肿瘤在人体内滋生蔓延,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内环境的紊乱。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转移微环境的生成和激素水平失调是肿瘤造成的内环境紊乱的主要表现。中药能抑制抑制肿瘤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影响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结合。此外,中药还可从抗炎镇痛、抗感染、调整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等多个方面对癌症晚期患者起到综合调理的作用。
所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癌症的治疗都不存在绝对性,在治疗癌症时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项的,如果患有癌症患者,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医嘱来治疗,不要盲目的去用药,以免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